当清脆的法槌声遇上稚嫩的童声,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7月31日,武胜县法院街子法庭举办了“快乐暑假 法治同行”法庭开放日活动,邀请街子镇附近村的30余名青少年来到街子法庭“沉浸式”体验法庭工作,“零距离”感受司法威严。
探秘法庭:打开法治世界
整洁有序的立案大厅里,法庭干警化身“普法向导”,面对大家围绕服务窗口、智能设备、工作流程提出的一连串问题,结合生活案例进行逐一解答。
“如果遇到了纠纷或者权益受到了侵犯,就可以来这里提交材料,让法律帮忙解决。”通俗的讲解让孩子们明白:原来法律并非遥不可及,它早已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后,孩子们走进庄严的审判庭,开启了特别的“知识探秘”。法庭干警站在审判台前一一地介绍法庭布局:“这是法官席,法官就像公正的裁判员,负责依法审理案件,明辨是非;左右两边是原告席和被告席,双方在这里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诉求;书记员坐在旁边,认真记录庭审的每一个细节。”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求知的光芒。
讲解结束后,大家跃跃欲试,纷纷穿上法袍,敲响法槌,亲身体验当“小法官”的仪式感,法治的种子也在心田悄然播下。
法治教育: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天热能不能偷偷下河玩水?”
“发现小伙伴落水能跳下去救吗?”
在“防溺水”法治课堂上,法庭干警化身“安全导师”,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观看了一段“防溺水”安全警示视频。视频中,那些溺水事故现场的画面仿佛是一记重锤,敲响了孩子们的安全警钟。
视频结束后,法庭干警趁热打铁开展安全教育:“刚才的问题大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水下的危险常常超乎我们的想象,平静的水面可能暗藏漩涡、水草,水温的差异也会瞬间让人抽筋无力。下水游泳,赌上的不仅是一丝丝清凉更是宝贵的生命。”
随后,法庭干警结合近年来发生的中小学生溺水悲剧,生动地讲解了“六不”原则: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让孩子们再次深刻认识到私自下水的危险,让这堂“防溺水”法治课成为大家最坚实的“救生圈”。
防溺水:
活动最后,法庭干警带领孩子们共同完成了“防溺水帆布包”的涂鸦,并结合图案向孩子们讲解其中蕴含的“防溺水”要点,在轻松的绘画互动里进一步巩固了“防溺水”知识。
育人以法,润物无声。此次“法庭开放日”活动的开展,不仅为青少年们推开了一扇了解司法审判的窗口,更是在对话与触摸之间,悄然完成了法治信仰的传递与接力。
接下来,武胜县法院将持续通过“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送法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活动,让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武胜县人民法院 张敏 吴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