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道术兼修,方能文武尽胜。为高效推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10月16日,记者从武胜县委政法委获悉,2023年9月开学以来,武胜龙女湖中学创新打造校园“普法栏目”,设置普法微课堂,旨在为师生提供更多元、更精彩、更接地气的法治服务,法治之花缤纷整个校园,法治之光照亮学子前进路。
武胜龙女湖中学是武胜县与重庆西南大学基础教育集团联合举办的一所集初中、高中于一体的高标准、示范性、特色化公办完全中学,占地240亩,政府全额出资5.5亿元修建,设置高中72个班、3600个学位,初中48个班、2400个学位。
按需普法,分类分策,该校聚焦走读、住校学生类别,法治需求差异等特点,分类分层制定普法教育活动计划,紧扣预防性侵、校园欺凌、电信网络诈骗、防溺水、黄赌毒等热点问题,打造6份精品、样品课,坚持“一类一策”精准普法。同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及身边典型案例,拍摄“普法小剧场”教学短视频,联合武胜县人民法院定期举办“校园模拟法庭” “法治讲座”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使法治教育更具趣味性、亲和力以及有效性,进一步感受法律威严、感知法治力量。
雨滴普法,关爱留守,武胜作为劳务输出县,学生多数父母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该校针对留守学生多等现状,组建由法治教师+班主任的“1+N”模式的校园雨滴普法志愿队,利用周末、节假日,采取线上+线下家访方式,给予留守学生特殊关爱。让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接受法治熏陶、树牢法治意识,为未成年人茁壮成长保驾护航。同时,通过在各班家长群嵌入法治宣传板块,指导家长强化自身法治素养,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焦点普法,筑牢防线,创新开展“护春蕾·共携手”行动,全面摸排、动态掌握存在早恋、厌学、叛逆、亲情淡漠、无视规矩规则等现象的学生情况,积极搭建“法治宣传网+家庭+学校”携手联动的法治学习和法治实践平台,组建明心服务队,发挥学校班主任、思政课教师、“五老”法治报告团、法治副校长等四支法治宣传教育队伍作用,开展结对关爱活动,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帮助他们回归校园、回归知识海洋。
百年大计,在于育人,法治教育永远在路上。校园“普法栏目”课程的开设,不仅能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更能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也能避免青少年因不懂法而犯下让自己后悔的错误。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开发“普法栏目”课程架构,着力开创校园普法新局面,护航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
张雄风 雷霜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雍剑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