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武胜 >
武胜县:一纸调解书背后的治理“密码”
www.ws.guanganpeace.gov.cn 】 【 2025-04-14 10:48:39 】 【 来源:广安长安网

  “没想到,真没想到,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充电更安全,费用也更透明,现在大家都很满意!”近日,在武胜县龙洲印象小区的“居民议事会”上,居民陆某激动地说道。他所指的,正是小区刚刚完成改造的电动车充电设施项目。

  

  去年10月,陆先生发现小区充电桩接触不良、扣费异常,与小区物业沟通未果后,在业主群曝光,引发近200户居民集体焦虑。小区“公正堂”调解团队闻讯,联合技术专家检测发现7组充电桩设备存在电容老化等隐患,3组程序漏洞致误扣费。经联动市场监管部门模拟演示、召开听证会锁定证据后,组织物业公司、设备厂商、业主代表多轮协商,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推动物业投入2.2万元升级智能充电系统。

  

  上述事件,仅是武胜县龙洲印象小区“公正堂”化解纠纷,解决居民的“心头烦”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武胜县沿口镇龙洲印象小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整合社区综治中心、小区党组织等资源,创新打造“公正堂”纠纷调解机制,构建“法治+调解”双轨体系,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现“小事不出小区、难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党建引领强根基,搭建四级调解“全链条”

  

  依托党组织“红色纽带”作用,建立“物业—业委会—社区—政府”四级调解机制,逐级兜底,梯次化解。物业前端化解,日常纠纷快速处置,化解停车管理、环境维护等日常纠纷30余件,确保“小事不出楼栋”。业委会协同化解,牵头协商业主共性诉求,成功化解公共收益分配、设施改造等矛盾纠纷10余件,推动“难事不出小区”。社区联动调处,统筹调解疑难矛盾,联合法律顾问、网格员等力量,成功解决地下车库管理、小区环境整治等疑难矛盾纠纷,实现“矛盾不出社区”。政府兜底解决,乡镇综治中心联合司法、公安等部门,依法处置涉法涉诉纠纷,确保“问题不上交”,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矛盾化解率达98%以上。

  

  双线协同优效能,打造纠纷化解“双循环”

  

  线上依托实名制微信群、专属微信号及短信平台,搭建即时响应“云通道”,实现业主诉求全天候受理、矛盾纠纷实时化对接,确保问题“发现即介入”。线下通过业委会办公室定点接访、预约上门“零距离”服务及“应询邀约、主动邀约、视势邀约”三级协调会议,打通面对面沟通“实体纽带”,精准解决复杂纠纷,双线深度融合形成“线上快反+线下深耕”闭环,业主满意度达95%。

  

  法治赋能固根本,构建源头治理“新生态”

  

  创新开展法治春联、文艺汇演、普法讲座等宣传活动,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敲开群众“法治”心门。聚焦物业纠纷、邻里矛盾等高发问题,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推送普法信息200余条,覆盖居民3000余人次,法律知识“指尖可达”,实现普法宣传常态化。推行“边调边普”模式,在受理、调解、回访各环节嵌入法治教育,推动“情、理、法”有机融合,形成“调解即普法”的生动实践,实现调解过程法治化。精选高频纠纷案例,定期公示调解成功案例,以“身边事”树“法治风向标”,实现典型案例示范化。通过法治赋能,源头预防矛盾占比提升40%,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良好氛围。(武胜县委依法治县办 熊胡  刘俊)


编辑:满新液
武胜县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