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
综治中心实体实战 矛盾纠纷一站化解——武胜县全域构建三位一体融合共治新格局
www.ws.guanganpeace.gov.cn 】 【 2023-09-22 13:16:10 】 【 来源: “广安政法”

  广安市武胜县以再创“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蝉联“长安杯”为目标,强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实战化建设运行,着力打造县域非警情总指挥平台,全链条管理、一站式解决各类矛盾纠纷。2022年以来,全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2279件,成功率达99.58%,未发生“民转刑”命案。

  

image.png

  

  阵地搭建全覆盖,同轴运转一体化

  

  一是县级全域统揽。武胜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再创“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蝉联“长安杯”的实施意见》,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能”,创新设立县委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武胜县社会综合治理中心,落实编制14个,临聘10个,发挥综治中心指挥调度、分析研判、提级管理、督办考核作用,规范设置群众接待、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一厅八室”,整合法院、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力量实行常驻,住建、人社、环境等部门根据矛盾纠纷总量实行轮驻,其他部门采取“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方式随叫随驻,实现群众诉求问题解决“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二是乡镇注重实战。按照“功能齐全、注重实战、便民利民”原则,高标准建成23个乡镇综治中心,规范设置“一厅六室”,整合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信访维稳、网格员等力量,常驻或随驻综治中心集中办公,及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三是村居深耕服务。延伸平安建设触角,全覆盖建成村(社区)综治中心324个,独立设置分析研判室、视频调度室等功能室,发挥村两委干部、中心村辅警、村警务助理、包联干部、红袖章、蓝马甲等群防群治作用,明确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职责,及时发现解决群众矛盾纠纷问题。

  

image.png

  

  多元解纷全闭环,基层治理精细化

  

  一是矛盾纠纷一站化解。印发《武胜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管理办法》,高标准覆盖搭建“一站式”解纷服务平台,梳理规范矛盾纠纷“采集、接收、交办、办理、督办、答复、回访”流程,严格落实“受理登记、信息归口、中心派单、接单即办、处置反馈”闭环管理,构建“防范在先、调解为要、司法兜底、一网流转”处置体系,最大限度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就地化解率达99%以上。二是分级分色闭环管理。综治中心聚焦警情、社情、舆情,对接公安、信访、应急等56个部门,链接15个专业调解委员会、370个调解组织,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将矛盾纠纷由轻到重划分等级,对应实行“蓝、黄、红”三色预警管理,综合运用“升色管理”、领导包案、专家会诊、组团服务等方式,统筹资源力量协同攻坚,压实矛盾纠纷化解责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2起。三是多元联动靶向处置。建立重大疑难纠纷 20分钟到达现场处置、40分钟报告基本情况、60分钟上报处置结果的快响快反快处机制,同步落实“五定五包”责任,直至案结事了;重点关注因延期交房、房屋质量等易引发聚集性维权社会矛盾纠纷,常态化分析研判,制发《社会矛盾风险预警通知书》《重大矛盾纠纷交(督)办函》25期,推动解决18个楼盘5598户的办证难问题;固化推行“赵忠工作室”“五心五步”工作法,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专家库84人,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矛盾纠纷处置首席代表72名,推选镇村纠纷调处指导员340名,领衔化解重大矛盾纠纷36件。

  

image.png

  

  考核考评全链条,跟踪问效制度化

  

  一是强化工作保障。出台综治中心实体化实战化运行方案等规范性文件12个,完善首接负责、岗位责任、值班值守、考核评价等规范化管理制度,全面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县财政每年按照辖区总人口数城区1元、乡镇0.5元/人标准足额预算保障落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经费,落实“以奖代补、以案定补”专职调解员个案补助40余万元。二是强化督促问效。武胜县委将全县平安综治工作单列考核,赋予目标绩效考核分值12分,将全县乡镇划分5个片区,由县级领导“一对一”联系督导,重点督导矛盾纠纷解决不力、推进缓慢、推诿扯皮等问题;先后制发《非警情周报》《要情专报》《社会综合治理形势月分析报告》等72期,有效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落地落实。三是强化机制构建。建立日调度报告、周汇总专报、月会商研判、季通报攻坚、年考核奖惩等制度,构建综治和信访维稳联席会议“双向互通”机制,简单矛盾纠纷由中心直接交办,重大矛盾纠纷及时召开社会综合治理联席会议会商,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县域。


编辑:满新液
武胜县长安网版权所有